做好五年規劃編制實施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
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政治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全面規劃和突出重點相協調,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這就要求我們聚焦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滯后領域,在規劃中研究提出攻關突破的科學路徑和務實舉措,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實現既定目標。
“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形成一批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2025年4月20日,我國自主研制的AG600“鯤龍”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標志著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陸兩棲飛機通過了嚴格測試和驗證,獲得市場“準入證”。圖為AG600飛機在湖北荊門開展水上科目試飛。新華社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供圖
一是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我國發展全局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是確定五年規劃方向任務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笆奈濉币巹澗o緊圍繞這一重大變化,鮮明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并將其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任務,推動優質供給更加充分、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
二是精準突破現代化建設關鍵短板和瓶頸制約。聚焦影響現代化階段性目標實現、發展潛力活力釋放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突出問題,加強針對性部署和系統性解決?!笆濉币巹潎@破解制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問題,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三是加強各領域發展的綜合平衡。在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安全等領域任務進行全面部署基礎上,強化跨領域目標指標的銜接、任務舉措的集成、項目布局的匹配,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躍升。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