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03520100B/2023—00013
信息分類: 區政府辦文件
發布機構: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布日期: 2023-08-18 15:39
標題: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同市平城區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號: 平城政辦發〔2023〕13號
時效: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同市平城區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8-18 15:39 來源: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 | |

平城政辦發〔2023〕13號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同市平城區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區直各部門、各單位:

經區政府同意,現將《大同市平城區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大同市平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7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大同市平城區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晉政辦發〔2022〕102號)和《大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同政辦發〔2023〕8號)精神,進一步做實做細區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和規范管理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2023年底前,完成國考斷面河流所有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確定入河排污口責任主體,推進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2024年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規范整治工作;2025年底前,基本形成管理高效、技術規范的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體系。

二、溯源排查

(一)全面排查。相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相關部門對轄區(責任區)入河排污口進行排查,做到有口皆查、應查盡查、不缺不漏,全面摸清掌握入河排污口的分布及數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溯源排污單位,查明排污單位基本情況。要明確工作目標、加強部門聯動,全面溯源摸清轄區(責任區)入河排污口,制定入河排污口清單、建立臺賬、邊查邊改,全面推進排查和整治工作。

責任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城市管理局

配合單位:區住建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自然資源局

(二)確定責任主體。要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排查溯源逐一明確入河排污口責任主體,建立責任單位清單。對于難以分清責任主體的入河排污口,要開展溯源分析,查清入河排污口對應的排污單位及其隸屬關系,確定責任主體;經溯源后仍無法確定責任主體的,由區政府指定責任主體。責任主體負責源頭治理以及入河排污口整治、規范化建設、維護管理等。各街道辦事處和區直相關部門應于2023年底前全面查明轄區(責任區)入河排污口底數,明確責任主體,確保不重不漏。

責任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

配合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

三、依法依規整治

(三)明確分類。根據《入河(海)排污口命名與編碼規則》(HJ1235—2021),將入河排污口分為工業排污口、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污口、農業排口、城鎮雨洪排口、其他排口等五種類型。其中,工業排污口包括工礦企業排污口和雨洪排口、工業及其他各類園區污水處理廠排污口和雨洪排口等;農業排口包括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規模化水產養殖排污口等;其他排口包括大中型灌區排口、規模以下水產養殖排污口、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等。(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

(四)規范整治。相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相關部門按照“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規范整治一批”要求,遵循“問題導向、分類處置、屬地負責、部門聯動”的原則,強化截污治污,應堅持實事求是,穩妥推進。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等排污口整治工作,要標本兼治,安全有序進行,不得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對確有困難、短期內難以完成整治的企事業單位,可合理設置過渡期,加強幫扶指導。按照入河排污口及責任主體清單,逐一明確整治措施,設置整治期限,建立整治銷號制度。通過對入河排污口進行取締、合并、規范,最終形成需要保留的入河排污口清單。整治工作應與黑臭水體整治、城鎮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業污水收集處理排查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等統籌安排、一體推進。

責任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城市管理局、區農業農村局

配合單位:區住建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水務局、自然資源局、區科工局

(五)依法取締。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泉域重點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區域內設置的入河排污口,區生態環境分局協調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隊依法采取責令拆除、責令關閉等措施堅決取締。要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避免“一刀切”,合理制定整治措施,確保相關區域水生態環境安全和供水安全。

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街道辦事處

配合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管理局、區水務局、區自然資源局、區科工局

(六)清理合并。城鎮污水收集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散排口由區城市管理局予以清理合并,生活污水依法規范接入污水收集管網,全部收集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要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尾水生態化治理進程,進一步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出水提升到地表水Ⅲ類水質。對工礦企業雨洪排口、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管網溢流口實行精準管理,實施實時監控。

責任單位:區城市管理局

配合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科工局

各類工業企業要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廢水治理達到行業排放標準后通過截污納管由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統一處理。已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工業廢水,經評估認定為污染物不能被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的納管企業污水依法限期退出污水管網。

責任單位:區科工局、區城市管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配合單位:區水務局、區自然資源局

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要結合實際實施分類整治。對于城鎮周邊的農村生活污水,鼓勵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對于村莊人口少、污水日產生量小于500立方米的村莊,鼓勵采用罐車收集轉運;對于村莊人口較為集聚、污水日產生量大于500立方米的村莊,建設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技術,統一設置一個入河排污口。嚴禁大中型灌區農田灌溉退水直排入河,鼓勵通過建設生態溝渠、穩定塘、人工濕地等設施,進行儲蓄凈化,重復用于農灌。對于集中分布、連片聚集的中小型水產養殖散排口,鼓勵統一收集處理養殖尾水,設置統一的入河排污口。

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

配合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水務局、區自然資源局

(七)合理設置。各街道和區直相關部門要按照有利于明晰責任、維護管理、加強監督的要求,開展入河排污口規范化設置。對存在借道排污等情況的入河排污口,要組織清理違規接入排污管線的支管、支線,推動一個入河排污口只對應一個排污單位;對確需多個排污單位共用一個入河排污口的,要督促各排污單位分清各自責任,并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對存在布局不合理、設施老化破損、排水不暢、檢修維護難等問題的入河排污口和排污管線,應有針對性地采取調整入河排污口位置和排污管線走向、污水管網混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改造、設置必要的檢查井等措施進行整治。

責任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城市管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配合單位: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科工局

四、加強監督管理

(八)規劃引領。各級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水環境功能區劃等各類規劃區劃,要充分考慮入河排污口布局和管控要求,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關于入河排污口設置的規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要將入河排污口設置規定落實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嚴格審核把關,從源頭防止無序設置。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應明確核實入河排污口位置、水污染物排放情況及對地表水環境質量的影響,提出對水環境影響的減排措施。

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水務局、區自然資源局

配合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科工局、區住建局

(九)嚴格審核。對可能影響防洪、供水、堤防安全和河勢穩定的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核,應當征求有管理權限的流域管理機構或水行政主管部門意見。根據轄區水環境容量和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等管理要求,主動接受市級設置審核并及時依法向社會公開排污口設置審核、備案信息。

責任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生態環境分局

配合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水務局、區城市管理局、區自然資源局、區科工局

(十)加強監管。區生態環境分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監督指導,定期調度通報工作進展,要重點查處在排查整治工作中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弄虛作假、敷衍應付等行為。相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有關部門應根據入河排污口類型、責任主體及部門職責等,落實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責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將排查出的農業排口、城鎮雨洪排口及其他排口納入管理,研究符合種植業、養殖業特點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模式,探索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模式。開展城鎮雨洪排口旱天污水直排的溯源治理,加大對借道排污等行為的監督管理力度,嚴禁合并、封堵城鎮雨洪排口,防止影響汛期排水防澇安全。

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城市管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水務局

配合單位:相關街道辦事處、區自然資源局、區工信局、區公安分局

五、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相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轄區(責任區)管理責任,細化工作舉措,明確責任分工,切實做好入河排污口排查及日常監督管理,將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足額保障,督促相關責任主體落實整治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組織各相關街道辦事處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完善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制度。各相關街道辦事處、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科工局、區商務局等相關部門結合工作職責,牽頭推動責任區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并向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報送入河排污口排查信息、排查溯源、規范整治等相關工作資料。

(十二)加強信息報送。2023年9月底前,相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相關部門將轄區(責任區)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開展情況及入河排污口信息匯總表報送至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2023年12月底前,相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相關部門將轄區(責任區)入河排污口規范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報送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2024年11月底前,相關街道辦事處和區直相關部門將轄區(責任區)入河排污口規范整治工作總結報告報送至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

(十三)全面督查監管。要充分發揮河長巡河監督檢查作用,精準監管入河排污口,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落實激勵問責機制,將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監督管理情況納入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考核內容,對履職不力、進展遲緩、弄虛作假等問題突出的,采取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等措施;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追責問責。

(十四)強化公眾監督。引導公眾投身美麗河湖保護和建設,加大對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普及力度,增強公眾對水污染物排放的監督意識。入河排污口責任主體應通過標識牌、顯示屏、網絡媒體等渠道主動向社會公開入河排污口相關信息。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協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附件1:平城區(或單位)入河排污口信息匯總表

附件2:各類型入河排污口代碼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sw0060,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亚洲综合人成网免费视频
午夜影视在线亚洲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亚洲中文免费AV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亚洲欧美午夜福利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