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平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大同市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大同市平城區統計局
2019年5月8日
2018年,在城區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市各項決策和部署,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資源型經濟轉型步伐,努力破解發展難題,積極應對風險挑戰,全區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轉型升級不斷推進,民生保障持續增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一、綜合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96.74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26.51億元,同比增長8.8%.二、三產業比例為36:64。
二、工業
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98億元,同比增長23.1%。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94億元,同比增長46.9%。
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33億元,同比增長49.03%。實現利稅74.54億元,同比增長10.11%。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三、建筑業
全年全區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81.46億元,比上年增長9.3%。
四、固定資產投資
1-12月份,我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6.8億元,同比增長31.8%,12月當月完成投資10.1億元。第二、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4.86億元、71.9億元,分別增長71.9%、29.8%。
其中:工業投資完成4.86億元,同比增長71.9%;工業技改項目完成投資2.8億元,增速58.3%;轉型升級項目完成投資56.3億元,占完成投資的73.3%;基礎設施投資完成14.2億元,增速41.8%;民間投資完成39.7億元,增速3.7%。
我區房屋銷售面積75.5萬平方米,去年同期房屋銷售面積5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9%。
五、貿易業
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完成274.48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5.45億元,同比增長7.5%。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9.03億元,同比增長9.06%。從限額以上的五大行業來看:
占比較大的石油行業和中西藥品類行業的快速增長拉動了商貿市場的繁榮。1-12月,石油及制品類完成43.97億元,同比增長23.7%,占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為38.1%。汽車類完成13.33億元,同比下降18.5%,占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1.5%。金銀珠寶類完成6.93億元,同比下降10.2%,占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為6%。中西藥品類完成9.8億元,同比增長29%,占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為8.5%。
六、財政
全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新區劃)完成4.93億元,同比增長36.8%。完成年初收入計劃3.77億元的132.54%,完成區人大批復預算4.02億元的122.66%。
七、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全區專利申請551件,發明專利申請190件;每一萬人發明專利申請數299/93.8794件/萬人。
城區共有33所小學校,6所民辦學校、1所特殊教育小學。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64人,小學在校學生數61662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44人,小學專任老師3505人。
八、文化和衛生
全區現有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少兒業余藝校1所。參加全市春節期間街頭文藝活動,獲得優秀組織獎。全年組織100場全省萬場大戲進社區活動演出,完成110場“百隊百場”文化惠民直通車進社區文藝演出,30場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受到群眾的歡迎與好評;2018年群眾活動隊伍達到310個站隊,人數達4萬多人,現已建成16個街道、鄉文化中心。
全年全區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所,床位110張,衛生技術人員共26人,其中:醫師88人。有直屬社區衛生服務站4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59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衛生監督所1所。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2018年人口抽樣調查,年末全區常住人口為938794人,比上年末增加187550人。全年全區出生人口為9747人,出生率為10.4‰,死亡人口為5865人,死亡率為6.26‰。自然增長率為4.14‰。
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4776人;創業帶動就業人數達到1805人,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09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09人。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
全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25元,比上年增長7.5%。
全年全區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56人。2017年底,全區共有低保對象15416戶,共發放低保金6600萬元。
注:1.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2.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口徑與上年相比較。
3.部分指標為抽樣調查數據。
4.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5.公報涉及的部分社會和經濟指標來源于相關部門,了解詳情請咨詢有關部門。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