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信息分類: 省政府要聞
發布機構:
發布日期: 2025-11-14 10:44
標題: 高水平開放 合作路子越走越寬
文號:
時效:

高水平開放 合作路子越走越寬

發布時間:2025-11-14 10:44 來源:山西日報
| | | |

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西的重要使命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山西是‘一帶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奮起直追,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十四五”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強化區域合作,堅持內陸與沿海同處開放一線的理念,發揮獨特的區位、資源、能源和產業優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外貿主體培育成效顯著、外貿結構不斷優化、開放平臺能級持續提升,奮力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外貿主體培育與結構優化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談及去年9月與德國用戶簽署的兩艘3800噸電推雜物船的造船訂單,華遠陸港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清洲至今仍難掩激動。

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山西的企業成功跨界造船的背后,是山西外貿出海破局的一個縮影。“我們發揮交通基建優勢,延伸服務貿易鏈條,‘陸企闖海’給企業帶來廣闊天地。”侯清洲說。

脫水紅薯和大同黃花出口美國、鮮杏出口俄羅斯、蜜棗出口馬來西亞、大豆粉出口意大利、“晉”味酸乳出口越南、藜麥粉出口法國……越來越多的山西優質特色食品走向國際市場。太重輪軸、懷仁陶瓷、祁縣玻璃等“山西制造”在海外也聲名遠播。山西建投集團在波黑承建的多博伊醫院項目、柬埔寨暹粒新國際機場等標志性工程,成為企業出海的新名片。

一系列現象背后,是山西外貿主體的“量質齊升”。

主體數量持續增長。五年來,省商務廳持續開展“千企百展”行動,從參加境內外展會、注冊境外商標、開展國際認證到建立國際營銷網絡,全方位支持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通過與金融機構協同發力,有效解決了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題。2024年,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2084家,比2020年增加485家。

結構優化成效顯著。在外商投資企業保持穩定發展的同時,山西民營企業外貿實力顯著增強。2024年,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達33.9%,較2020年提高10個百分點。我省外貿長期依賴少數龍頭企業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富士康、太鋼集團以外的企業進出口占比從2020年的30.7%提升至2024年的41.5%。進出口1億元以上企業達116家,比2020年增加29家,占全省貿易總額的90.5%。太原鋼鐵、華遠國際陸港集團等被認定為首批國際貿易型總部企業。

一面走出去,一面引進來。到2024年底,全省外商投資企業數量由2020年的500余家增長至近900家,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寬。

此外,縣域外貿實現全覆蓋。通過實施外貿空白縣清零行動,山西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24年全省首次實現“縣縣有外貿”,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市場多元化與外貿新業態

持續拓展“國際朋友圈”

9月26日下午,一列滿載家電產品的中歐班列從山西大同鐵路物流中心平旺站緩緩駛出,開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這是山西省累計開行的第1000列中歐(亞)班列。截至目前,山西已形成了以晉中中鼎物流園、大同平旺站、太原皇后園站、臨汾方略陸港、呂梁文水站、朔州應縣站以及陽泉白羊墅站、長治長鋼物流園等為到發站點,經滿洲里、二連浩特、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磨憨五個口岸通關,常態化開行26條主干線路,通達亞歐17個國家48個主要城市的中歐(亞)班列服務網絡。

9月27日下午,由山西省商務廳、英中商業發展中心和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共同舉辦的“投資中國對話山西”外商投資企業圓桌論壇在太原舉行。30余位跨國公司和商協會、70余家重點外資企業境外投資者負責人,及有關部門負責人,與山西共話合作,共同探索“綠色山西”發展機遇。

…………

立足山西,放眼全球,這五年,我省正以多元化市場布局和新興業態發展為雙翼,飛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

“朋友圈”不斷擴大。山西堅定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鞏固與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傳統貿易伙伴關系的同時,積極開拓東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

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占比從2020年的23.1%躍升至2024年的50.2%,與RCEP其他成員國貿易額占比從26.1%提升至31.1%,山西外貿的全球布局更加均衡。

商品結構持續優化。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成為山西外貿的新引擎。2024年,機電產品進出口964億元,占比55.3%;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794.6億元,占比45.6%,較2020年分別提升9.6和5.2個百分點。“新三樣”產品(鋰離子蓄電池、光伏產品、電動汽車)出口從2020年的11.1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33億元,晉能光伏、大運汽車、潞安太陽能等企業正成為山西制造的國際名片。

新業態蓬勃發展。跨境電商、保稅維修、二手車出口等新業態成為山西外貿增長的新亮點。太原、大同、運城三個跨境電商綜試區2024年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增長22%。二手車出口業務從無到有,2024年全省備案企業36家,出口1179輛,出口額2042.7萬美元。

開放平臺建設與政策協同

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去年7月海運船只緊張,出口產品積壓,需要進行保稅倉儲,武宿綜保區服務中心和外高橋山西運營公司派專人幫我們講政策、考察倉庫,很快解決了難題。”談起武宿綜保區“管運分離”改革,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安全室主辦王棟深有感觸,“改革帶來的專業化服務給了企業實打實的幫助。”

作為山西首個綜合保稅區,武宿綜保區引入上海外高橋集團,推進管理和運營分離改革,打造全省進出口綜合服務平臺,填補了保稅倉儲、境外飛機、航材貿易、金融租賃等多項省內業務空白。

2024年,太重集團向坦桑尼亞出口了100臺新型聯合收割機,價值500萬美元。這些設備不僅提高了當地農業生產效率,還幫助坦桑尼亞農民將小麥收割時間從10天縮短至3天,大大減少了糧食損耗。這一項目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更增進了中非人民的友誼,成為山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典范。

以平臺為基,以政策為翼,這五年,山西正加快構建制度型開放新格局,為內陸地區高水平開放探索新路徑。

平臺能級不斷提升。山西已建成太原武宿綜保區、3個保稅物流中心和3個指定監管場地。方略、大同、蘭花等保稅物流中心2024年進出口額分別增長16.4倍、3.4倍和1.1倍。

全省現有8個國家級和24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覆蓋裝備制造、新材料、農產品等多個領域。綜改示范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裝備制造)2024年完成進出口108.2億美元,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西藥)進出口占全市總額的57.4%。

制度型開放穩步推進。山西積極推進自貿區申建工作,持續復制推廣先進省份自貿區制度創新成果。同時,著力提升航空口岸、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平臺能級,積極發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

政策協同形成合力。山西建立了外貿與金融政策協同機制,與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出口信保等機構合作,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同時,組織開展18期外經貿政策與實務操作說明會和1期數字化轉型培訓班,培訓近2000人次,提升了企業應對國際市場變化的能力。

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山西在“十四五”期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對外開放成績單。外貿主體壯大、市場布局優化、新業態蓬勃發展、開放平臺能級提升,山西正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融入全球經濟版圖,為全國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發展貢獻更多“山西智慧”。(任志霞)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相關稿件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sw0060,亚洲第一国产视频大全,亚洲综合人成网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片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在线精品视频A免费不卡 |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 亚洲色大情网站久久久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