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扎實有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每年7月至9月,是忻府區糯玉米集中采摘、加工的忙碌時節。“采收與加工是糯玉米口感好壞的關鍵。我們必須精準把控采摘時間,與時間賽跑,確保每根糯玉米從采摘到開始加工的間隔不超過3小時。”忻州市天綠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麗花介紹,糯玉米后續再經過剝葉去絲、清洗分級、真空封口、高溫殺菌、裝箱入庫等標準化流程,借助高效物流快速發往全國各地。
經過多年培育,“忻州糯玉米”這一地標農產品已在忻府區構建起完整產業鏈,并輻射帶動定襄、五寨、代縣、靜樂等周邊縣域發展鮮食玉米種植與加工業。目前,忻府區擁有糯玉米種植加工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26家,近3年糯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6萬畝左右,年銷售量達1.9億穗,全產業鏈年產值近4億元,為當地群眾持續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省以“產業興、百姓富、鄉風正”為核心目標,嚴守糧食安全底線,以特色優勢產業為發展引擎,以鄉村文明建設為重要抓手,全力推動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2024年,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741元,較2023年增長6.1%,近三年年均增收超千元,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
始終將保障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2024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4727.4萬畝,總產量293.74億斤;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產品產量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新建高標準農田156.56萬畝,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的廣泛推廣,讓糧食畝均增產超10%。在此基礎上,全省以“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的產業格局為指引,持續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檔升級。2024年,我省中藥材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四,蔬菜產業實現從“依賴調入”到“夏秋凈調出”的轉變,水果產業規模躋身全國前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6%,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提升至2.4:1;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成功落地,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年營收突破2620億元,農業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就業與產業“雙輪驅動”,成為助力農民增收的重要路徑。全省深入開展“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2024年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人數達108.64萬人,規模穩中有增;“呂梁山護工”“榆社古建工匠”等特色勞務品牌持續帶動務工人員增收,就業幫扶車間為群眾提供了就近就業的便利選擇。產業幫扶項目精準發力,2.3萬個幫扶項目分類推進實施,帶動約489萬農民增收。
以文明為魂,我省持續擦亮和美鄉村“新名片”。如今的山西農村,“村BA”籃球賽火熱開賽、“千年鐵魂”非遺展演點亮鄉村……各類文體活動遍地開花,文明新風浸潤人心。全省扎實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開展高額彩禮專項整治,將文明鄉風建設要求納入村規民約,“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評選活動實現常態化開展。其中,運城市鹽湖區雷家坡村等3個村成功入選全國村級“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為全省鄉村文明建設提供了示范樣板。
從田間地頭的豐收圖景,到農家院落的幸福笑容,我省正以產業為筆、以富民為墨、以文明為彩,精心書寫鄉村振興的時代答卷。下一步,全省將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推動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李全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