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街道:深挖轄區文化資源 創新打造街道文化藝術節品牌
近年來,振華街道深挖轄區文化資源,積極探索創新,以“振華文化藝術節”為核心引擎,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街道文化建設品牌,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4年第一屆文化藝術節開辦以來,振華街道依托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深入20余個小區,組織開展近50場文化活動,覆蓋群眾達5000余人。活動涵蓋文藝會演、書畫展覽、非遺剪紙、健康講座等多個方面,滿足了轄區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以節為媒促發展,多維場景激活文旅動能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振華街道深刻認識到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將文化藝術節與旅游資源深度融合,通過“文化節+旅游景區”的創新組合,激活文旅發展新動能。緊緊抓住“五一”“十一”及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街道兩屆文化藝術節分別選址在小石子景區和代王府景區,將古樸典雅的建筑風格與文化藝術節的精彩活動相結合,在文化藝術節期間,利用街道《家長里短——振華游記》視頻號,制作發布宣傳平城文旅的相關視頻,帶領游客走近平城,讓游客跟隨新媒體的腳步,游覽平城內具有藝術氛圍或歷史意義的街區和景點,聆聽背后的文化故事。文化藝術節活動當天帶動景區周邊餐飲、文創店客流量顯著增長,“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效應初步顯現。
以藝獻禮文化潮,多元藝術點燃文化熱情
振華街道文化藝術節始終以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為出發點,匯聚多元藝術形式,為轄區居民呈現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通過深入挖掘轄區文化資源,開發具有振華特色的文化節目,不斷傳播群眾文化,推出更多特色展演活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助力平城文旅持續發展。文藝匯演中,既有民間藝術團通過非遺傳承節目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有社區文藝愛好者自編自演小品、相聲,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反映生活百態。書畫展覽上,轄區內的書畫愛好者揮毫潑墨,一幅幅作品或大氣磅礴,或細膩柔美,生動展現了街道的文化底蘊和居民的藝術風采。此外,街道還積極開展健康講座,邀請專業醫師為居民普及養生知識、傳授健康生活方式,將中醫文化與健康理念相結合。在演出方面,街道更是不斷提升節目質量,邀請更多專業藝術團隊和知名藝術家參與,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精品文藝演出。
以街為韻聚民心,繽紛展演繪就基層新貌
振華街道文化藝術節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凝聚民心、整合資源的基層治理新場景。每次活動都充分聯合轄區多家黨建聯建單位或駐街單位,以“文化品牌共建”的模式,讓轄區單位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讓各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場地協調、節目排練、物資保障等方面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對居民來說,參與或觀看精彩的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極大增強了他們對街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文化藝術節的籌備和舉辦過程中,居民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幫忙布置場地、維持秩序,鄰里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同時,通過繽紛多彩的展演活動,展示了振華街道基層治理的成果和居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繪就了一幅基層新貌的美麗畫卷。每場大型文化藝術節后,街道仍持續推出社區巡演、文化文藝進小區等系列活動,通過社區巡演走進轄區各個小區,把精彩的文化節目送到居民家門口,讓更多居民能夠享受到文化藝術帶來的歡樂。
2025年以來,振華街道以第二屆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為重要依托,全力塑造獨具特色的街道文化品牌。始終秉持持續創新的理念,深入群眾生活,精心打造了19場內容豐富多樣的系列活動在各社區精彩唱響,成功架起了文化惠民的“連心橋”,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藝術節的系列活動類型已經不止于文藝展演,還融入了中醫養生、非遺傳承、體育運動等元素,充分彰顯了基層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與傳承。
振華街道文化藝術節進一步搭建起以“社區”為根基、以“文化”為神韻的基層獨特宣傳窗口,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激發了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文化活力,成為街道文化建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接下來,振華街道將持續圍繞文化節打造“演出+節點+文旅”的振華文化品牌,推動“文化惠民”走深走實,讓振華街道群眾文化品牌真正“活”起來、“火”起來,為平城的文化建設和旅游發展貢獻振華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